首页>检索页>当前

村里来了3位大学教师

发布时间:2025-05-22 作者:阳锡叶 刘韵 霞徐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日前,记者走进湖南省茶陵县高陇镇龙匣村,只见古枫翠绿,立于田间,树下石凳上坐着纳凉的老人。斜风细雨,龙涎井旁,村民们骑着摩托前来打水。

“村里这两年变化大,添了路灯、文化长廊,水井都修了凉亭,打水不湿鞋了!”返乡青年小谭笑着说。

村里的新面貌,离不开湖南工业大学驻村工作队。2023年6月,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会研究推荐祝笋、陈蔚新、谭秋华3名教职工为新一轮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祝笋任队长。“走进村民家中、走到田间地头,以实干实绩助推龙匣振兴。”出发前,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这样寄语。

大学教师驻村,从擅长的事入手。“我们走访发现,龙匣村有东阳文化、茶陵诗派等宝贵的文化资源。”驻村工作队队长祝笋介绍,李东阳是茶陵历史上四大学士之一,曾官至明朝内阁首辅,是“茶陵诗派”的领导者。

于是,工作队先后邀请学校城市与环境学院赵先超教授团队、宣传统战部田定湘教授团队、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陈罗辉团队来村实地勘察,进行规划和设计。同时,推进国学大讲堂、千亩荷塘观景区等项目,向村民展示农文旅融合这张蓝图。

龙匣村党总支书记李小文说:“有了文化认同感,村里干事创业氛围特别好。”2024年8月至10月,茶陵“趣”村游·2024“荷美”龙匣乡村游活动举行。工作队前期发动村民自主改造民宿、支持建设荷趣溪谷露营基地,实施村内主干道路及重点区域亮化工程,并为每家每户安装了太阳能庭院灯。

“趣”村游活动吸引游客2万余人,带动当地村民营业收入超16万元,也促进更多游子归乡。2024年12月,龙匣村获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文化的改变不止于此。记者在龙匣村采访时,恰逢一户人家办婚礼。“村里办红白事,除了至亲,邻里村民都是按一斤肉价的标准送礼。”新郎的姑父打开礼金簿,李家、吴家……村里来的数十人都随礼20元。

“快过年了,我和爱人专门回老家结婚,在村里办酒热闹、负担小。”新郎吴代飞说,只收20元礼金,宾客的祝福更纯粹,婚礼也其乐融融。

记者得知,龙匣村素来有“肉价随礼”的风俗,当地人习以为常,并不觉得稀奇。直到湖南工大驻村工作队一行来到龙匣村,才将这一宝贵传统发扬、传播,并收录于村规民约。

去年,工作队还与支村两委商议,决定利用村祠堂和民政部门资金建设一座合约食堂,免费向65岁以上老年人供餐;并成立南溪文艺团、举办糍粑节,为老年人举办集体生日庆典。

当然,产业发展也不落下。为了扩大脱贫群众和村民就业面,驻村工作队对接校友企业湖南光宇顺电测科技有限公司设立就业帮扶车间,每年可解决20至30名村民就业,每年村集体土地租金收入为3.5万元。

此外,驻村工作队还引进株洲晨叶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在村流转土地300亩,进行酸枣仁、连翘等中药材的种植、收购、加工,以此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坐拥千亩荷花池,驻村工作队还鼓励村民投资建设石窝潭莲子加工厂,村集体入股占三分之一,实行利润分成。“按照村内现有的莲子种植600亩规模,年总产值为102万元。”龙匣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文华坦言,湖南工业大学3位老师驻村期间,是近年来村干部最充实、最辛苦的2年,也是村集体收获最大的2年。

工作队进驻前,2022年龙匣村集体经济收入为6.6万元,2024年龙匣村集体经济收入为80.4万元,增加73.8万元。如今,湖南工业大学驻村工作队的任期已悄然接近尾声,他们用700多个日夜,将大学讲堂里的理论化作田间地头的春风。(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刘韵 霞徐杰)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